随着对铀矿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矿产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最近,一家中国能源巨头宣布在铀矿勘探领域树立了新标杆。
国有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周五表示,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的创纪录深度处发现了一个砂岩型工业铀矿化矿床。
这种类型的铀矿床通常比火山岩和花岗岩铀矿等其他类型的铀矿床规模更大、开采更容易、成本更低。这一创纪录深度的发现反映了中国资源勘探领域的进步。
铀是核能发电的核心燃料,但我国严重依赖进口。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去年铀产量为1700吨元富投资,进口量为13000吨。
而且这一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40年,中国每年将需要超过40000吨铀才能满足自身需求。
过去,中国主要在南部的火山岩和花岗岩中开采铀矿。但近年来,铀矿开采商转向了北部的砂岩地区(那里的铀矿曾被认为品位过低,无法开采)。
矿化度是铀矿床的可靠指标,中核集团表示,他们使用了一种创新的预测模型来寻找铀矿储量。“根据预测结果,我们在重点勘探区开展了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其他测量或勘探工作。通过实施相对较深的钻探验证,我们最终在沙漠腹地发现了厚层工业铀矿化”。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项目也发现了类似的砂岩矿床。该项目于一年前启动,是国内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并于本月初交付了第一桶铀。
该现场采用的“原地浸出”技术因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巨大而意义重大。
在该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溶解在水中,注入矿物层,然后与矿物层中的铀发生反应。铀溶液随后被带到地面,并运输到工厂回收铀金属。
这一技术不仅通过抽注拿到宝贵的战略铀资源,而且矿石还待在原来的地方,地表植被没有破坏,既安全又环保。预计该技术将应用于其他项目,以确保铀的供应。
海水铀提取也取得了进展元富投资,兰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今年 4 月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使海洋铀吸附量增加一倍的技术。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