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天盈资本,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拉开大幕。作为世界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展现出中国完备产供链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交融。100多家企业在此汇聚,无声宣告着“中国国际贸易”的底气。
《华夏时报》记者排队走进国家展览中心(顺义馆),1.2万平方米的广阔空间人头攒动,阳光穿透玻璃穹顶映出几何形状的光斑,仿若置身在微缩的生命科学实验室。空气中混合着消毒水的微凉,精密仪器的冷感与华大展位的咖啡相撞。一台小小的设备完成身体不同部位的超声检查、将人工智能运用于骨科手术中、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健康生活管理。
展会现场,GE医疗中国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向记者表示:“作为中国医械智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GE医疗30多年来始终走在带动国产双链发展的前沿,持续深化全面国产,与超千家供应商构建了完整的‘研、产、销、服’体系,打造独特的创中心模式,为中国高端医械供应链增强韧性、注入动能。借助链博会这一链接全球、服务中国的重要舞台,GE医疗今年还着重展现绿色供应链的最新进展,从自身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将绿色生态的最佳实践融入建圈强链的每一环节,围绕区域产业链,有力推动供应链、创新链全面迈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
破解产业链的中国方案
在华大集团展台,不到300克的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在工作人员手中轻巧滑动,一位参观者正在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伴随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即时显现,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掌上神器可快速完成多项基础检查,可以完成浅表组织、外周血管及腹部器官的检查,一键切换探头模式方便基层医生快速评估病情。从专业医院到家庭病床,从城市中心到偏远乡村,医疗资源的地域鸿沟被科技力填平,这台设备或许能成为打通基层筛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华大智造的“饮鉴TM饮酒基因速测星盒”吸引观众驻足。体验者只需自助采样,20分钟后就能通过五盏灯的亮灭,直观了解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五个灯全亮是‘酒神’,一个灯亮就是‘酒渣’。” 工作人员笑着说,“我们依托自主研发的‘微测序’技术,让基因检测像测血糖一样简单。” 这种颠覆性的产品设计,让基因科技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上述设备是华大集团带来的全球首发的啡凡咖啡代谢基因检测。通过分析CYP1A2和ADORA2A基因变异天盈资本,消费者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咖啡因饮用建议。“这不是简单的消费升级,而是通过基因数据指导健康生活方式。” 华大基因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华大集团在2024年推出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WT02和WY01,已在大阪世博会等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这种支持实时测序、覆盖复杂基因组的设备,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让中国在基因测序领域实现了 “全读长” 技术闭环。正如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所言:“生命科学的‘光刻机’,我们自己造出来了。”
在华熙生物的展台前,“中试引擎·链动全球”标语昭示着雄心。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无声诉说着一个重金构筑的产业支点——总投资超10亿元、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中试转化平台,犹如蛰伏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生物制造“超级引擎”。
“实验室成果如何跨越‘创新峡谷’,真正成为市场商品?中试平台就是那座必经的桥梁。”华熙生物全球供应链平台中试转化中心总经理王恩旭目光笃定。他解释道,这配备了64条柔性生产线的庞然大物,能解决实验室阶段无法预见的工艺、成本与环保难题,实现合成生物技术“从1到10再到100”的惊险一跃,最终将实验室的微光转化为产业的光明。
从2023年展示“三链同构”的产业布局,到今年聚焦“韧性与柔性”并重的全球供应链,华熙生物的参展轨迹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的跃升曲线。王恩旭强调:“行销70余国、全球多点布局的供应链,加上智能化‘黑灯工厂’赋予的产能弹性,使华熙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灵活调配资源,快速响应全球客户需求。”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是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登的缩影。
“本土智造”反哺全球
首次参展的美敦力展区,一款名为Lantern的左束支起搏心脏导管静静躺在展柜中,散发着精密器械特有的冷冽光泽。这款融合了中国临床专家智慧、由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主导设计的产品,正待国内药监审批,并可能在中国本土生产。它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美敦力“首款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心脏起搏导管。
“中国临床医生的洞见,是这款器械诞生的核心驱动力。”展台负责人介绍道。美敦力同时宣布,将联合国内顶尖血管外科专家与AI科技企业,共同打造AI赋能血管外科疾病诊疗的新生态,以两款覆膜支架系统为试点,探索AI技术在手术规划中的变革力量。跨国巨头的“本土化”战略已超越简单制造,正深入融合中国智慧,锻造服务全球的创新链。
GE医疗展区俨然一个微缩的“供应链森林”。十余台国产高端医疗设备——CT、磁共振、
核医学仪器——与CT轴承、磁共振超导线、超声电路板等关键零部件并肩陈列。一枚看似普通的CT轴承来自洛阳轴承,展台负责人自豪介绍:“与GE医疗合作26年,我们不仅实现国产CT主轴承零突破,牵头制定国家技术标准,生产效率更提升30%以上。”
对此,GE医疗中国副总裁陈和强表示:“深耕中国30余年,GE与超千家本土伙伴构建了完整的‘研、产、销、服’体系。如今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超过50%由中国研发,年采购额近100亿元。”
在展馆充满活力的另一端,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展台犹如一片政策创新的“热带雨林”。乐城管理局副局长符祝介绍,依托“先行先试”政策,乐城已成为国际创新药械进入中国的核心通道。“我们正加速构建‘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生态,六大平台——真实世界研究、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医工转化、投融资、医保商保融合、医疗旅游——如同强力引擎,驱动资源高效汇聚。”
特殊食品、生物医学新技术等新政的落地,持续增强着乐城的“政策磁场”,吸引全球目光。链博会期间同步举行的海南自贸港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天盈资本,更释放出强劲的合作信号。乐城这个“医疗特区”,正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成为全球健康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创新“接口”与价值“放大器”。对此,乐城管理局副局长符祝的总结意味深长:“政策优势正转化为创新动能,‘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生态是中国对接全球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